銀行間外匯市場
銀行間外匯市場是指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可以經營外匯業(yè)務的境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之間通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進行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交易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正處于逐步發(fā)展與完善之中。
1994年銀行間外匯市場成立初期,只有美元和港幣兩個幣種的交易,1995年增加了日元兌人民幣的交易, 2002年增加歐元兌人民幣交易;為活躍交易、提高流動性,2002年4月和7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分別在歐元和港幣交易上開始試行做市商制度;2003年外匯市場交易時間從原來的上午半天交易延長到全天交易;推出了雙向交易,以方便會員及時進行頭寸平補和資金調度。
銀行間外匯市場是指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可以經營外匯業(yè)務的境內金融機構(包括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外資金融機構)之間通過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進行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交易市場。銀行間外匯市場正處于逐步發(fā)展與完善之中。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擴大,市場參與者對于外匯市場的投資、避險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目前國內金融機構在國際評級中總體信用等級不夠理想、評級級別相差較大,特別是一些中小金融機構沒有參加國際信用評級,難以獲得境外銀行的授信額度。因此,在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推出外幣買賣業(yè)務,建立了國內金融機構參與國際市場外匯交易的直接通道,可為市場參與者,尤其是中小金融機構提供一種新的投資、避險工具。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為:交易中心于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并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后,將剩余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人民幣對歐元、英鎊、港幣、澳大利亞元和加拿大元匯率中間價由交易中心分別根據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與上午9時國際外匯市場歐元、英鎊、港幣、澳大利亞元和加拿大元對美元匯率套算確定。人民幣對日元、馬來西亞林吉特、俄羅斯盧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方式為:交易中心于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銀行間外匯市場相應幣種的做市商詢價,將做市商報價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對日元、馬來西亞林吉特、俄羅斯盧布匯率中間價。
銀行間外匯市場潛在需求不等于現實需求,非金融企業(yè)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現實需求的第一項制約因素是市場準入門檻!吨袊嗣胥y行關于加快發(fā)展外匯市場有關問題的通知》給非金融企業(yè)參與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設立了幾道門檻:①上年度經常項目跨境外匯收支25億美元或者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20億美元以上;②具有2名以上從事外匯交易的專業(yè)人員;③具備與銀行間外匯市場聯網的電子交易系統(tǒng);④自申請日起前兩年內沒有重大違反外匯管理法 規(guī)行為;⑤國家外匯管理局規(guī)定的其他條件。
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快速發(fā)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交易機制更加自主靈活。在借鑒交易所和柜臺兩種交易模式的基礎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在銀行間市場引入了詢價交易和做市商制度。這不但提高了市場的流動性、增強了市場因素在匯率中的決定作用,還達到了適度監(jiān)管的目的,符合金融市場的今后發(fā)展方向,很具中國特色。與此同時,銀行間外匯市場兩次擴大銀行間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允許銀行就非美元幣種兌人民幣的對客匯率進行完全自主定價等措施都使的人民幣匯率更具彈性。
第二,人民幣產品創(chuàng)新加速。監(jiān)管當局相繼推出了人民幣遠期掉期外匯交易以及銀行間人民幣交叉貨幣利率掉期交易,這些涉及人民幣匯率和利率的相關產品為企業(yè)提供了更多的風險規(guī)避手段,特別培養(yǎng)了“走出去”企業(yè)的風險意識。銀行間外匯市場而將銀行接受匯周轉頭寸改為權責發(fā)生制的舉措,更使得人民幣遠期匯率可以根據利率平價理論報價,并擁有人民幣遠期外匯交易的定價權。